2024年8月28日,新学期开学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在资料室举行集体备课会,观看冯秀军《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思政课启发式教学》的学术报告。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围绕思政课教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冯秀军教授指出,讲道理有三个层次:有理可讲、有理愿讲、有理会讲,达到激扬斗志、启智润心的目的。
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冯秀军教授认为,讲道理的实质就是启发式教学,而问题导向是启发式教学的题中之义。当前,问题导向开展思政课启发式教学做得不够、效果不好,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视野窄——教师视野打不开,闭门造车,关起门来讲课,不关注现实;势力弱——教师把道理讲得不深不透,见识不深;不可爱——教师把道理讲不活,干巴巴的,太抽象,没有亲和力。
思政课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来回应和破解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呢?冯秀军教授提出三个着力点,即善用大思政课,打开教学的视野;善用问题,把思政课讲深讲透;善用故事,把思政课讲实讲活。
要解决课堂上的理论和鲜活的丰富的生动的社会实践两张皮,思政课小课堂和社会的大课堂相脱节的问题,首先是打开教师视野,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拥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其次,要打开学生视野,找到个体于时代的命运关联。
如何善用问题呢?冯教授认为,问题恰恰是理论和实际相连接的“连接点”,同时也是把思政课能够讲深讲透的“突破点”。思政课教师要用精准的问题来精准地击中学生的思想困惑,用对透彻的问题的解读来透视社会生活现象。该怎么善用问题,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抓住学生关切的、困惑的问题;二是抓住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
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和故事什么关联呢?冯教授认为,故事就是问题的形象化和问题的情境化,它把那些抽象、高深、枯燥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鲜活。怎么善用故事讲思政课呢?从三个环节落实:首先,要选好故事;其次,要讲好故事;最后,要评好故事。选好故事要注意故事的典型性、深刻性和生动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故事讲好,其实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把要讲的理论植根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让理论再故事中变得真实鲜活起来。当然,最关键就在于怎样评好故事,它是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能否评好故事,既彰显了思政课教师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升华为理论的专业功底,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能不能用故事把道理讲实、讲活、讲深、讲透,达到理想的教学实效。
冯教授的讲座治学严谨,阐释道理深入浅出,分享的宝贵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如沐春风,受益无穷。老师们热烈讨论后,纷纷表示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精心打磨每一堂思政课。
会上,德法教研室主任郑素娟针对新学期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情况做了安排,特别强调了如何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及分享了相关教学素材和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