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八楼资料室召开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全体教师参加,党总支书记苗芳主持会议。
刘素杰院长首先通报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的情况,作了题为《做到“四个坚持”,建设一支“六要”“四有”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讲话。他指出在当前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师德师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建设“六要”“四有”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师德学习教育; 第二,坚持师德师风违规“零容忍”,注重师德养成; 第三,坚持教师精神引领,塑造教师自律自强; 第四,坚持“八个相统一”,担当思政课教师的新使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新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新路径就是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师必须适应新要求,担当新使命,引导学生坚守正确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师德师风状况令人关注,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比一般教师更高的师德师风要求。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师德师风和教育观的塑造,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标准,“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将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会上,学习了关于在全校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七项行动”的精神,(一)开展“思想铸魂”行动,加强教师党的理论学习,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等重要指示要求。(二)开展师德“固本强基”行动,强化法制教育和规范。开展十项准则宣讲、典型案例解读,帮助教职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提升全体教职工的规则意识,坚持全员全覆盖。(三)开展“清朗净化”行动,排查师德师风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师德师风突出问题,畅通举报渠道,建立问题线索台账,重点排查从业禁止制度规定的犯罪行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师德违规行为。坚持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四)开展“教育提升”行动,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能力。选调一批优秀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家、河北省组织的主课堂培训,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培训内容,组织师德师风系列培训,召开师德师风论坛报告会,引导教师筑牢思政课教师遵规守纪的底线意识,形成模范践行“六要”标准的强大共识,更好的发挥立德树人关键群体的表率作用。(六)开展“警钟长鸣”行动,公开曝光违反准则行为。(七)开展“典型赋能”行动,做好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做好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工作,运用多种方式讲好师德故事、注重师道传承,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生动局面。
会议接着进行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宣讲。通过典型案例的解读,帮助教职工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要义,提升了全体教职工的规则意识。会议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签订了《做“四有”思政课好教师承诺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