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教学工作  科研活动  思政党建  社会实践  文件下载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基层教学改革工作】社科部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时间:2019-05-29 08:12 作者:admin  来源: 审核人:   (点击: )

在校党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社科部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步伐。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了理论讲授模块、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和成绩评定方式及标准。

1、理论教学的整合提高。

四门主干课程以问题导入的方式,确定了针对性和现实性很强的专题化教学,每个专题都以问题形式切入讲授内容,用“提问——回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讲授中全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通过修订四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修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有效融入到课堂讲授内容。

    选取重点、难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实现深度融入。在课堂融入的基础上,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由各教研室组织老师凝练出专题教育的内容,在春秋讲堂等地进行专题式宣讲,由教务处组织协调学生参加。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所有学生全覆盖。

积极组织社科部教师组成宣讲团在学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理论宣讲。在校党委领导下,社会科学部组建了由十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宣讲团,为我校20多个学院和处室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宣讲。

2、实践教学的完善推进。

这几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直在进行全面综合的探索,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要相得益彰的原则,力求把实践与原理讲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三方面相结合。十九大之后,在实践教学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各教研室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分别拟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覆盖全校的实践教学活动。

(1)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整体实践规划。

    根据大学本科生四门思政课程特点,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整体实践规划。一年级侧重学生的“三观”教育和国情国史教育,坚定四个选择,由基础教研室和纲要教研室共同负责。二年级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读等,由原理和概论教研室共同完成。三年级和四年级侧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际运用。

(2)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开展“仰山慕水”主题实践教学。

    围绕学校“仰山慕水”计划,2017-2018学期在全校开展“仰山慕水”为主题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了“领略天地之美,追寻地质之魂”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四个主题:追忆地矿英烈、探寻地矿文化、走进地大历史、对话最美地质人。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实践作业的评比,选出优秀作业结成集体成果。另外从去年开始组织教师陆续开展“仰山慕水”计划之红色行动和绿色行动(即到革命老区平山县常峪村调研考察红色经典,绿色生态调研),以及“仰山慕水润书香”等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3)建立“新青年”学习研究会,打造学生实践新平台。

    为切实落实思政课教学的成果,创新实践教学,我校社会科学部创建了以“争做时代新青年,实现美好中国梦”为宗旨的“新青年”学习研究会这一大学生社团。新青年学习研究会已开展了“党的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具体包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题签名、“红色导游选拔赛”、“清扫校园,清洁心灵”等多项活动。新青年学习研究会还利用暑假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目前,研究会形成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实践平台。

    3、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1)实施“三互式”教学

    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实施了“三互式”教学法,即:“师与生互动、教与学互补、学与习互用”。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方法,将教师的主观注入与学生的自觉认知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了一套“读、听、讲、谈、看、走、写、评”的教学模式。

(2)实施“体验式”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体验式”教学法,即结合授课内容让学生亲自体验、亲自实践,以便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体验式教学就是结合教学实际直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如讲述地质人故事,在养老院体验什么是孝道,提升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服务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进行知识传授外,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组织开展师生交流,并通过QQ群和微信群,拉近与学生的沟通距离。使课程成为学生的“心灵窗口”。

(4)实施“过程式”教学

    “过程式”教学是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参照管理学质量管理中的循环模式,构建了实现价值引领,突出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检查——反思动态理论模型。四个阶段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完整的动态发展系统,每一个阶段都受环境变量以及主体变量的影响,环境变量和主体变量共同作用于整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在分析总结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和主体对于活动的影响改进计划,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的循环。

4、以科研平台助推教学改革。

为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校2015年成立捷克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捷论坛。捷克研究中心,先后组织了6批次的调研活动,完成河北省政府交办省56个重点交往国国情资料的整理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既提升了捷克中心的成果和影响力,也同时开拓了教师的国际视野,通过将调研成果有机地融入教学,显著提升和丰富了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捷克研究中心现已成为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又一重要平台,该中心支持一名教师获得省人事厅资助赴捷克访学,一名教师获得学校推荐赴捷克攻读博士学位,基本完成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推进捷克研究中心的口述历史工作。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促进了中捷两国友好合作交往,该中心正在为中捷建交70周年活动积极做准备。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Copyright© 2015 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