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教学工作  科研活动  思政党建  社会实践  文件下载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河北地质大学捷克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届中捷论坛
时间:2017-11-27 10:13 作者:  来源: 审核人:   (点击: )

11月24至26日,我校捷克研究中心在主楼四楼会议室举办了第三届中捷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与国家发展。论坛开幕式由捷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任凤珍主持,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政治处文化参赞Ondřej Wágner,河北地质大学校长、捷克研究中心主任王凤鸣,河北省外专局副局长张学锋,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处九处处长闫志文,以及从事中东欧问题研究的多位专家,我校和兄弟院校相关教师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任凤珍主任简要介绍了我校捷克研究中心的创办和发展情况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河北省外专局副局长张学峰作了题为《引智工作助力“一带一路”》的报告,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工程的重视。目前我省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引智工作必将助力河北“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交流与合作。

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政治处文化参赞Ondřej Wágner发言的题目是《Czech-China Cooperation:Education as one of the driving dorces under Belt and Road》。首先,他对受邀参会表示感谢。他说,河北地质大学和捷克已经开展了实质的交流与合作,中捷论坛就是其中很好的一例,教育是“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关键点,2019年是中捷建交70周年,这将为中捷合作、捷克与河北以及捷克与河北地质大学的合作注入新的能量。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琍作了《捷克在“16+1”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的报告,她从捷克的基本概况、“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捷合作的影响、捷克在“16+1”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的作用、中捷关系前景展望四个方面介绍了捷克在中捷合作中地位和特点。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贾瑞霞发言的题目是《中东欧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她以翔实的数据和清晰直观的图表,为大家分析论述了中东欧各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并指出创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核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作奎为论坛带来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16+1”合作》的报告,报告为大家阐释了什么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基本布局、为什么中东欧对“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中东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等5个方面的内容。

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林震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方蔚林教授和我校索贵彬教授也分别作了发言。市政府办公厅闫志文处长结合我市发展作了《“一带一路”与石家庄城市发展战略》的专题报告。唐山钢铁集团国际合作部的武学泽部长和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制造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傅长民先生,给大家带来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本企业对外发展的生动案例,令与会代表耳目一新。

自由提问阶段,专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互动,大家讨论热烈,会场气氛活跃。

最后,王凤鸣校长在闭幕式上讲话。他说,本届论坛产、学、研、政、使馆汇聚一堂,信息量大,交流充分,取得了积极成果。希望今后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机遇,大家共创河北省和我校发展的美好前景。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Copyright© 2015 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