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教学工作  科研活动  思政党建  社会实践  文件下载  学校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河北地质大学捷克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中捷论坛
时间:2016-10-23 12:34 作者:admin  来源: 审核人:   (点击: )

2016年10月16日到18日,河北地质大学捷克研究中心第二届中捷论坛在河北沧州中捷产业园区召开。此次论坛是河北省外专局2016年引智项目 “‘一带一路’背景下捷克投资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地质大学校长、捷克研究中心主任王凤鸣主持开幕式,参加会议的有捷克奥斯特拉法技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雅罗米尔·哥特沃德,河北地质大学纪检委书记南振兴,捷克奥斯特拉法技术大学国际处处长丹尼尔·卡斯顿,河北外事办欧洲处调研员马瑜,沧州中捷产业园区党委书记吕振华以及来自捷克和国内的多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中捷产业园区的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河北地质大学捷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部分教师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河北外事办欧洲处调研员马瑜代表省政府外事办致辞,他说,今年六月中国-中东欧地方领导人会谈在唐山成功举行,此次中捷论坛在缔结中捷友谊的中捷产业园区举办,必将进一步把河北省的对外交往,河北省与捷克及中东欧的交往与合作推向新的高潮。

随后,中捷产业园区党委书记吕振华讲话,他向大家简要介绍了中捷农场的由来以及中捷农场对外交流合作的情况。

奥斯特拉法技术大学副校长雅罗米尔·哥特沃德也发表讲话,并愉快地回忆了自己儿童和青年时代对中捷友谊农场的了解和向往,以及自己参加中捷友谊农场建场60周年活动的情景。

王凤鸣校长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及我校捷克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并从学校发展的需要,服务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三个方面阐明了捷克研究中心成立的意义。随后他还介绍了我校捷克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和捷克奥斯特拉法技术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情况。

会议发言阶段,首先由王凤鸣校长主持。北京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孔凡君教授作了题为《多样性、差异性、互补性与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精准性”》的主旨报告,分别从中东欧国家的多样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差异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互补性、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精准性”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在发展与中东欧国家交流与合作时需要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俐作了《中捷经贸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发言。她回顾了2014年捷克社会民主党执政以来,捷中关系不断加强的态势以及“16+1”和“一带一路”建设给中捷关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华社国际部主任记者丁宜及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东耀分别作了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捷投资的新特点与新趋势》和《中捷关系历史性起点与发展》的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贾瑞霞以《中东欧政局近况》为题作了发言。

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孟辉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捷农场的现代化发展和对外交流活动。

下午的会议由河北地质大学党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南振兴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晓中作题为《“16+1”合作现状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的主旨报告,他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网络布局的角度,指出了“16+1”和“一带一路”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意义。并就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来自捷克奥斯特拉法技术大学经济部的雷恩卡佛伊契科娃和杨苏哈切克两位专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捷克以及捷克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地区的投资环境。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李志永副教授、北京航空公司首都机场办公室副主任郭晋虎和沧州海益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申春雨,分别就企业的公共外交问题中捷航空合作的情况以及中捷合作背景下沧州企业发展的机遇问题作了发言。

最后,来自河北地质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就中捷合作交往从各自的研究领域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民生、艺术等。

河北地质大学党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南振兴教授主持了闭幕式。王凤鸣校长致闭幕词。

与会专家和代表还参观了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规划展示馆和河北中捷尼特拉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并有幸参观了曾展出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捷克馆,该馆于世博会后原馆搬迁至中捷产业园区。

此次论坛,国内外专家就“一带一路”和“16+1”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特别是与捷克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交换了意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有力推动了河北省及河北地质大学捷克研究中心对中东欧问题特别是捷克问题的研究,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Copyright© 2015 河北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