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社会科学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就政治理论课改革征询学生意见。座谈会上,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孟亚明首先讲话,强调我院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集思广益,指出目前我院课改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欢迎同学们积极提出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社科部党支部书记刘素杰参加会议,刘书记提出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受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课改以来老师们也积极尝试各种方式方法,欢迎同学们积极进行反馈。
座谈气氛热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的课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们普遍反映,课改不再使课程拘泥于课本,更加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再由教师唱独角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学们对课程的参与度增强了,也更喜欢上课了。课改过程中,广大教师既有统一活动,亦发挥各自特长,使课程改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课堂实践环节,贴近现实的时事热点分析和学生参与度高的“最美石家庄随手拍”活动最受学生欢迎。
对于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同学们也解放思想,积极反映。同学们普遍反映,目前的实践课主要在课内和校内开展,希望增加校外实践的环节。对于课内实践和校内实践同学们希望活动可以覆盖全体同学,能够给所有人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对于和课改相适应的考试模式改革同学们也提出希望采取一种既能增进学生素质,又能体现效率与公平的考试模式。
社会科学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师参加了会议,老师们表示:通过座谈会及时发现了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通过和同学们交流更加了解了同学们的需求,这为进一步贯彻学校党委进行课改,服务学生的方针指明了方向,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当前课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供稿:金源云